《爸爸和书》教案

时间:2024-07-19 15:53:45
《爸爸和书》教案9篇

《爸爸和书》教案9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爸爸和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爸爸和书》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皇帝的悲哀》这本书珍贵的原因,使学生更加喜欢读书,热爱学习。

2.学习本课生字,通过查字典,读准字音,了解词意,并有感情地读出人物的对话。

3.默读课文,找准重点段,试着.总结每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阅读课文中爸爸给“我”买书经过这部分,懂得《皇帝的悲哀》这本书的来之不易和读书的乐趣。

2.找准重点段,训练给课文分段及归纳段意。

3.感受“走这么长的路是很累的……”爸爸说这番话时的思想感情。

教学思路

1.以读为主,读中悟,悟中读。

2.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从而体会“父亲希望子女成为热爱学习的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皇帝的悲哀》这本书珍贵的原因,使学生更加喜欢读书,热爱学习。

(二)查字典,了解字音词义,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三)找准重点段,.总结每段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懂得并体会《皇帝的悲哀》这本书为什么珍贵。

(二)体会“走这么长的路是很累的…”爸爸说的这番话的意思及思想感情。

(三)试给课文分段。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读《皇帝的悲哀》这本书。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3.把不懂或不明白的问题记下来。

(二)板书课题:爸爸和书。

导入新课: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爸爸和书有什么关系?)是啊,爸爸和书有什么关系呢?学习课文后就知道了。

(三)自学课文。

布置预习要求,由学生预习。

1.边读书边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不理解的用“△△”作上记号。

2.标出序号,找准重点段,试写各段主要内容。

3.画出课后思考的句子,想想你是怎样理解的?

(四)指导阅读。

1.汇报自学情况:

(1)先由学生汇报自学的收获或不明白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自学情况,作进一步检查。

学生可按自学要求汇报,也可以学懂一点讲一点。如懂得题目的意思;知道哪些部分是写买《皇帝的悲哀》这本书的经过。又如学会了哪些生字,学懂了哪些新词,还有哪些词不理解等等。教师在检查过程中,可根据要求询问学生是怎样学的?也可以补充一些学生没有讲到的问题。

总之,教师以指导、点拨为主,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初读课文。

(2)在字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字的读音和字形。

①注意下面字的读音,区分多音字。

②注意下面字的字形。

缠(ch2n):容易少一笔为“緾”。

晰(x9):容易多一笔为“”。

裹(gu%):“果”字最后一笔不要写成奈。

2.指导精读课文:

(1)先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①默读思考:《皇帝的悲哀》这本书对“我”来说为什么是最珍贵的?这两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学生自学讨论:

《皇帝的悲哀》这本书对“我”来说最珍贵的原因是“只要一翻开这本书,当年买书的情景就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投影:“一……就……”体会出这本书的珍贵与“当年买书的情景”有关。

《爸爸和书》教案2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

2.了解爸爸对子女的关怀和期望,立志做个热爱学习的人。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出示课题:爸爸和书

2.爸爸和书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想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初读情况

(1)分自然段读,纠正或强调容易读错的字或多音字,轻声字的字音。

(2)讨论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事?

明确: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当年爸爸给我买《皇帝的悲哀》这本书的情况。

(三)深入理解课文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讨论交流

(1)我和姐姐的书多吗?

明确:一百来本,有童话,有历史故事,还有关于作文的。

(2)小伙伴们为什么从来不翻《皇帝的悲哀》?

明确:因为这本书很薄,又太旧了。

(3)我是怎样认为的?为什么?

明确:我认为这本书比任何一本书都要珍贵,因为只要一翻开这本书,当年买书的情景就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

(4)理解:珍贵、消晰、浮现

明确:珍贵:本文指《皇帝的悲哀》这本书是宝贵的,有很大价值,很大意义的。

清晰:指买书的情景清楚地浮现在眼前,浮现:指当时买书时的情最重新显现在眼前,说明这件事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

2.指读第3自然段

(1)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我家经济条件很差。

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用在书中画出。

明确:工厂倒闭,只好做临时工,妈妈干零活

3.默读4-13自然段,讨论交流

(1)爸爸给我买了一本什么样的书?

明确:旧的,很薄很薄

(2)我得到这样一本书心情怎样?

明确:尽管爸爸给我买的是一本很薄很薄的旧书,捧着它我还是像捧着珍宝似的。

(3)即使这样一本旧的很薄很薄的书买下它还附加了什么条件?

明确:不能乘汽车了,要走回家。

(4)走回家困难大吗?仔细读8、9、10、11自然段读出感情。

明确:路真远哪?寒风呼啸,我还很小。

(5)看图,从爸爸和我的神情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明确:从爸爸和我愉快的神情中,我体会到了爸爸和我即使再冷再累,只要能有书读,心里也是热乎乎的,高兴的,也不觉得苦。

(6)买来的书我们是怎么利用的?

明确:一遍又一遍,念几十遍。

(7)为什么说对我来说,一本薄薄的童话集比任何一本书都要珍贵?

明确:因为在当时家里极其困难的情况卜,我和爸爸顶着呼啸的寒风,走了很远的路,省下坐汽车的钱买的这 ……此处隐藏5269个字…… 买书 买书比乘汽车强

爱读 成为热爱学习的人

《爸爸和书》教案8

教学目标

1、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叙述顺序。

2、 体会爸爸对子女的关怀和期望,引导学生热爱书籍、热爱学习。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体会父亲对子女的深情,懂得书的来之不易和读书的乐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质疑问难。

1、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阅读提示”。

2、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1)你读懂可什么?请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2)还有哪些地方你没读懂?请同学们一起探讨。

3、 质疑问题归纳如下。(用幻灯出示)

(1)爸爸的公司倒闭了,我们家的生活艰难,为什么爸爸还要带“我”去买书?

(2)为什么“我”捧着这本刚买的童话集就像捧着一件珍宝似的?

(3)爸爸问“我”:“怎么样,乘汽车比坐汽车强!”这举话怎么理解?

(4)“我”大声回答:“买书比坐汽车强!”这时,“我”心里想些什么?

(5)这本薄薄的童话集为什么“我”缠着爸爸读了一遍又一遍?

(6)为什么许多年过去了,对“我”来说,这本薄薄的童话集比任何一本书都珍贵?

三、再读课文,演剧激趣。

1、学生自读课文。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

2、表演课本剧。

一、 合作探究,自学感悟。

1、 讨论。

2、 分析。

(1)同学们朗读有关句子。

(2)找出表示动作的词。

(3)思考讨论。

①“我”和爸爸是在哪里挑中了这本童话集的/

②如果把“挑”换成“买”好吗?

小结:同学们在表演时,要演好爸爸“挑”书的动作。

(4) 思考讨论。

A、书买下了,此时,“我”的心情怎样?为什么“我”捧着就像捧着珍宝似的

B、那么,该怎样表演好这个“捧”的动作呢?谁来试一试?

3、 讨论。

对刚才同学的表演,你还有什么看法呢?

4、 分析。

思考讨论:对“冷”的表演重要吗?为什么?

A、因为路远天冷,“我”实在走不动了。“爸爸问我:‘怎么样,成汽车比买书强吧?’”在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B、 是寒风呼啸,“我”冷得直发抖,“我”却大声说“买书比坐车强!”这是为什么?

5、 讨论。

“我仿佛觉得爸爸是含着热泪在说这番话的 。”你理解了吗?谁能体会爸爸当时的心情?请发表你的看法。

6、 请同学们再表演三至十二自然段课本剧,同时给予较高的评价。

五、总结。

板书

6 爸爸和书

爸爸 和 书

希望我们热爱学习 节衣缩食 买一百多本

《爸爸和书》教案9

教学目标:

1.借助字典等工具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读懂《皇帝的悲哀》这本书对“我”产生的作用,教育学生要喜欢读书,热爱学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目标1、2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你们喜欢看课外书吗?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我们一起来看看文中的同学是怎样喜欢上读书的。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找出不理解的地方和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三、理解课文内容:

1.理清课文的思路:

1)“我”把书看得最珍贵的原因。

2)买书的经过。

3)买书带来的欢乐。

4)爸爸的希望。

2.讨论重点、难点、疑点:

1)一本薄薄的破旧的童话故事书引来什么?“清晰”是什么意思?

2)《皇帝的悲哀》这本书是怎么买来的?这说明了什么?

3)买书的过程爸爸都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这让我们想到了什么?

4)“我”是怎样懂得了读书的乐趣的?

5)读书的乐趣是什么?

6)爸爸这样节衣缩食、省吃俭用,给孩子买书的目的是什么?

7)看看书中的“我”,再想想自己,谈谈感受。

8)谈谈对爸爸和“我”的看法。

3.分段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四、巩固练习: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理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等词语。

3谈自己得到的启发和以后的奋斗目标。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课文书,多读、多看、多想。

教学反思:

作为二类课文,只有一课时,教材可训练的点很多,时间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找到文本最有价值的学习点,让教师驾驭课堂显得相对轻松,让学生的学习精力相对集中,提高课堂的效率,是我近期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还是有所收获的。

一、教学目的明确,重点突出,保证课堂效率。

许多教师忽视教什么的钻研:忽视对文本的创造性阅读,忽视对文本的价值取舍,简单地把教材与教学内容划等号,简单地把教学用书中的教学目标等同于自己的目标;过于注重怎样教:讲究花样,注重展示才艺,追求新课程理念下的各种时髦,本末倒置,不求实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非常明确:通过学习,了解《皇帝的悲哀》这本书珍贵的原因,使学生更加喜欢读书,热爱学习;了解爸爸对子女的关怀和期望,立志做个热爱学习的人;并有感情地读出人物的对话。而这三者在实际教学中是相辅相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样,就把课堂有限的时空集中在一个点上,保证了学习的高效。

二、找准课眼,统领全文,形散神不散。

语文教学可以在许多时候以一个“问题(话题、主题)”为核心,以显性的精神层面的活动,带动隐性的语言文字训练。能不能把问题(话题、主题)设计的跨度大一些,由学生通过自己读书、思考、讨论、咨询,通过归纳思考后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表述和展示呢?本课教学紧扣“珍贵”、“父爱”,让学生自学课文,寻找表现书珍贵的语句,感悟珍贵的深层次原因,并领会其中蕴含的深层的父爱。

我们现在的课堂缺的就是这样有思维广度、深度,能突出、突破文章重点的问题(话题、主题),或放任自流,还美其名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或设计巧妙,课堂生动活泼,学生发言踊跃,却流于肤浅。如果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都能努力从中解读出能统领全文的课眼,教师就可以退居二线,我们的教学就可以轻松自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可以得到充分的调动,何乐而不为?

《《爸爸和书》教案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