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教案精选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穷人》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穷人》教案1【设计理念】
小学语文教学应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这个交际工具为主,渗透人文性。《穷人》一文设计,我着眼于学生发展,讲求实效,先从题目入手,让学生明白课文写了什么;再思考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最后从中进行表达方法训练,进而理解文本内容,掌握语文这个工具,以此达到简单教语文的目的。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穷人穷的特点,感受穷人的善良心灵。
3、有感情朗读课文。
4、学习写人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教学难点】
理解、运用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通过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矛盾内心),写与人物相关的事例、衬托等表达方法突出人物特点及品质。
【教学准备】
学生认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认真读课文(不少于三遍)。
【教学过程】
一、检查导入──整体感知课文
1、检查预习:
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自学了字、词,请自由拼读课后生字条里的生字,并各组一、两个词,不好写的字可动手写写;再读读课文中自己勾画的新词。
2、导入新课:
齐读题目两遍,我们可知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文中写出了人的什么特点?(板书课题,给穷字加点)写了哪几个穷人?(相机板书:桑娜一家、桑娜、渔夫、西蒙。)
学法总结:这里告诉我们学课文要看题目,要多思考题目。题目好比文章的眼睛,根据题目可知很多与课文相关的知识。
二、走进文本──课文写了什么
1、读文勾画。请同学们潜心默读课文,思考文中写了穷人的一些什么事?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还可在一些句段处写旁注。
点学法: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2、汇报板书。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并板书关键词句:
⑴学情预设:
①桑娜一家贫穷、艰难,但桑娜勤劳、能干。
②桑娜担心丈夫、关心西蒙,抱回西蒙孩子心里忐忑不安、脸色发白。
③渔夫要求快去抱回孩子,说总能熬过去。
⑵教学策略:
学生说说自己理解,并读读相关语段:
①学生一起赏读第一自然段。
②第7自然段抽学生读,其余同学闭目边听边想象情景。
③抽学生读第8、9、24自然段。
3、总结过渡:
⑴结合板书复述课文讲的要点。
⑵谈话过渡:穷人虽穷,但从他们做的一些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穷人有一颗什么样的心?(板书:善良)课文是怎样表达穷人善良的呢?
三、感悟外化──怎样写的
1、抓点品读:
⑴语段一:第九自然段:
抽读──说体会──默读质疑(如:矛盾心理、省略号处)──解疑中有感情朗读──评价后再读──对比读(材料见下面)──体会不同表达方法(直接描写矛盾心理,更好表达真情实感)──背诵。
对比读的材料(曾有学生这样写了桑娜抱回西蒙孩子后的情形):桑娜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后,她想到这件事没征求渔夫同意,自家养活5个孩子很艰难,再增加两个怎么办?因此她一会儿想该抱回两个孩子,一会儿想不该抱回
总结过渡:课文除了通过直接描写人物心理活动外,(相机板书:心理)还用了些什么表达方法刻画人物?
⑵语段二:第24自然段:
①齐读第24自然段。
②说说表达方法;(相机板书:语言、神态、动作)
③自由背诵。
2、自读感悟。自由勾画、再读读文中其它地方写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的句子。
3、教师点拨。学习衬托写法:
⑴课文第1自然段写天气起什么作用?(衬托桑娜、渔夫勤劳、能干。)
⑵老师总结:衬托写法是指为了突出事物特点,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
⑶浏览课文,说说文中其它地方用的衬托写法。
学情预设:
①第2、3自然段中,用桑娜担心丈夫衬托桑娜关心西蒙、心地善良。
②第7自然段中,用西蒙家穷衬托西蒙爱自己孩子,也有善良心灵。
③第8~11自然段中,用桑娜忐忑不安的内心衬托桑娜淳朴、善良。
④第12~24自然段中,用渔夫回家后桑娜的神情衬托桑娜、渔夫善良
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浏览相关自然段,提示:用内容衬托,或为了衬托,用了内容说说。
四、总结升华──为什么这样写
1、总结过渡:
老师结合板书总结:课文写了穷人很穷,但写穷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穷,衬托出穷人善良,这样写更好地达到了作者的写作目的,更好地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
2、小结延伸:
我们学习课文、读课外书,不光是明白文章写了什么,还应思考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五、迁移运用──学习表达方法
1、总结写法:
老师结合板书总结表达方法:学了这篇课文,我们明白了穷人尽管很穷,但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灵,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作家托尔斯泰是怎样表达人物特点的呢?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呢?(见板书)
2、表达运用:
学习本课表达方法,以西蒙的孩子醒来之后为话题写一个片段。
⑴注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尽量举事例,用上衬托等表达方法。
⑵写后抽学生读读自己的片段,再自评──他评──师评。
⑶全班同学自己修改片段,然后小组内交流。
《穷人》教案2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的能干、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德。
3. 学习作者通过环境描写、心理活动描写表现人物的写法。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感悟语言,学习作者运用环境描写、心理活动描写表现人物的写法。
三、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找出生字词。收集列夫·托尔斯泰的相关资料。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四、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感情朗读,激发学生情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讨论交流,感情朗读课文。展开想象,以升华情感。
五、 ……此处隐藏23367个字……得非这样做不可。”
(1)学生交流感受。你特别从哪个词中体会到的? 板:非不可
(2)“非这样做不可”就是什么意思?(一定要这样做)
(3)为什么桑娜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呢?(如果不这样做,西蒙的两个孩子会死的)
(4)那,是什么力量促使她在生活如此困窘的情况下,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呢?(善良的本性)
小结:说得真好,善良的本能促使桑娜在生活如此困窘的情况下,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真是太善良了!
谁能通过朗读把桑娜的善良读出来呢?(读好重点词)
指名朗读(2—3人)
让我们一起读这句话,再一次感受桑娜的善良。
3、出示课件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她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学生交流(2---3人) (桑娜的心理极其复杂、善良等)
(1) 同学们,“忐忑不安”是什么意思? (心神不定)
刚才,大家是从词典中理解的,我们还可以从字形理解。“忐忑”,心七上八下,形容心神不定。
(2) 是的,桑娜抱回孩子的一瞬间是心神不定的,此时,她想到了什么呢?
(自由交流)
小结:桑娜想到了
(3) 这段话省略号特别多,从这五个省略号你感受到了什么?
(4) 师过渡:从这五个省略号中,我们感受到桑娜的思绪混乱与不安,感受到了桑娜的内心矛盾。这就是忐忑不安。
那谁能把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读出来呢?
指名朗读(3—4人) 注意读好省略号(如读不好,师范读,再指名读)
(5) 那她为什么会忐忑不安的想到这些呢?请联系上文说说。
师:是啊!桑娜的家境贫穷到如此地步,她还是把两个孩子抱了回来,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桑娜善良)
同学们,你们从“嗯,揍我一顿也好!”感受到了什么?
你能用“宁可也”来说一说吗?
(桑娜宁可挨揍,也要抱回那两个孩子;桑娜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板书)
(6)请大家好好读读这段话,读出桑娜的美好品质。
(7)请同学们读读下文,还有哪些语句也能表现桑娜的忐忑不安?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等)
指导朗读,谁也愿意来读一读,读出桑娜的忐忑不安
师过渡:桑娜出于善良的本能,抱回了两个孩子,尽管没有征得丈夫的同意,尽管心里忐忑不安,但她并不后悔自己所做的事,正心事重重地等待着丈夫回来。就在这时,渔夫拖着湿淋淋的渔网回来了。
4、请同学们读读12—26自然段,找出渔夫的表现
学生交流
出示课件:
渔夫皱起眉头,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
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1) 请大家读读这段话,你有什么疑问?
(2) 学生交流
(3) 同学们,请注意渔夫的神情变化。“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他在为
什么而忧虑?
(4) “得怎么行”这个“得”你能给它换个词吗?从这里你感受到
什么?(下定决心)
(5) 大家再好好读读这段话,文中的哪个字用得特别好?
(6) 大家想象一下,什么样的日子是“熬”呢?
学生想象交流
(7)大家再想象:那再加两个孩子渔夫一家将来的生活会是怎样的熬呢? 教师小结:是啊!渔夫肩上的担子会越来越重,日子也会越来越难,可以说是度日如年。可他还是决定抱回两个孩子,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渔夫的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心灵)
小结:这段话虽不长,但写出了渔夫由忧虑到最后作出决定的过程。抚养孩子成人这不是简单的接济、施舍,这是多么艰难而漫长的路啊。这期间,要消耗他多少精力、体力乃至生命,为了帮助别人,他宁愿牺牲这一切,从这里我们也感受到渔夫和桑娜一样的善良,一样的心灵美好。
谁能有感情的读一读,读出渔夫的善良和美好心灵。
指导感情朗读
5、过渡:12---26自然段重点描写了桑娜与渔夫的对话,写得细致、精彩,我们想不想来读一读?下面就请大家分角色朗读这部分对话,注意人物语气。
学生练习
指名朗读(教师适时指导)
6、过渡:桑娜拉开了帐子,看到七个孩子安静的睡着了,睡得是那样的香(插图)渔夫和桑娜默默地看着。
小结:是的,此时无声胜有声,两颗善良的心在进行着碰撞。这亮丽的火花深深地震撼了老师的心,同学们,你们被震撼了吗?此时,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学生交流
三、总结全文,升华中心
1、课文学到这里,让我们再回味一下列夫.托尔斯泰的这篇文章,课文通篇除了课题之外,找不到一个“穷”字,然而在字里行间却处处反映了穷人的贫穷和困苦;全文也没有一个“美”字,而文章却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心地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心灵。
2、同学们,给处于不幸和痛苦中的人一份关心,一份安慰,能让他人点燃生命之火、扬起生命之帆。同时也使自己得到快乐,觉得生命有价值。请拥有一颗善心,献上一份爱,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3、让我们在音乐声中,一起饱含深情地把这一段话朗读一遍(课件),来结束我们今天的课。
四、作业
任选一题进行小练笔:
1、续编《穷人》的故事 要求:A人物的坚强意志不能变;
B人物的善良本性不能变
C人物的悲苦命运不能变
2、读《穷人》有感
五、板书设计:
穷人
非不可
桑娜 善良
忐忑不安
得 怎么行 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 渔夫
熬
在这节课中,我充分珍视学生阅读中的独特感受和见解。因为语文是多义的,不同的人因为各自的“文化语境”和“阅读期待”不同,会产生千差万别的感受。为此,我主要通过抓重点词句,让学生去感悟人物的内心,例如:抓住“熬”进行想象,体会渔夫和桑娜有着一样美好的心灵。这样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使他们从中受到爱的教育。再则,让学生充分地读,使他们“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并且尽量在探究、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有话说,会说话。 但是,这节课也暴露了我平时上课的一些陋习:同一个问题老喜欢去循环重复的强调。导致这节课里安排的11个幻灯片仅仅出示了一半。用评课老师的话来说,几乎把对人物的分析课上成了心理研究课。
文档为doc格式